金曲樂苑簡介

【金曲樂苑-粵曲天地Cantonese Opera網誌】乃由香港金曲樂苑會長陳淑英創建執筆。金曲樂苑是香港一註冊非牟利粵曲藝術社團,英文名稱定名為Golden Beam Chinese Music & Opera Society,乃根據《香港法例第151章第5A(1)條社團條例》於1998年1月2日註冊成立。由會長陳淑英老師主理,曲藝社的宗旨以推廣地方戲曲文化,研習粵曲藝術,凝聚粵劇曲藝愛好者,提供交流機會,發揚敬老扶弱、服務社群的仁愛精神,並以曲藝會知音,望能達致群策群樂為目的。 為達致本樂苑創會宗旨,自成立以來,本會多次舉辦大型粵曲欣賞會,以及社區會堂敬老粵曲演唱會,為區內長者,提供免費娛樂節目。並開辦粵曲研習課程,以推廣承傳粵曲藝術。 於2003年,以 自置物業,設立曲藝社,會址:交通方便、地方雅緻、樂器設備齊全、音響設備一流,設有現場樂師伴奏鑼鼓操曲局,為曲藝愛好者及學員們消閒操曲聚會的好地方。
另外,本會除了是以唱粵曲為目非牟利曲藝社外每年都定期舉辦其他康樂性活動,例如:老人院探訪、生日會、會慶聯歡聚餐、旅行活動等等發揮團隊精神,擴濶社交圈子,工餘及休閒生活,增進友情。
曲藝社會址:香港灣仔謝斐道254號杜智台B座5G室
(此網誌建立於2013年9月2日)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懷念「粵曲教一」劉兆榮師父

懷念「粵曲教一」劉兆榮師父    筆者:陳淑英

在我年輕的時候,學習粵曲和音樂拍和的歷程裏,有幾個老師令我銘記於心,至今念念不忘。他們引領著我走上粵曲藝術的漫漫長路。其中一個老師就是劉兆榮師父。
  一九八零的一個星期天下午,我走進了香港藝術中心的壽臣劇場,報讀了劉師父在那裹開辦的粵曲班課程,在我記憶中,那裹有很多同學,我坐在很高的觀眾席中,跟著大隊唱歌,老師坐在舞台,自拉自唱,當時老師給我的印象是遙不可及的。那時我還在求學時期,功課忙碌,年輕人活動又多,真是失禮,我是經常缺課的。
後來出來社會工作,工作和經濟各方面開始穩定,我到藝術中心上課也開始固定下來,那時上課的地點搬上了十樓的一個大活動室,坐滿了學生,印象中接近一百人。不過,和老師的距離接近了,我也開始得以親近良師,從此在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劉師父是專業的粵劇拍和大師,他在戲曲方面的知識淵厚深博,所以他除了教我們唱曉一首曲外,還會講解粵曲樂理,如何讀工尺譜,這是我最想學的元素,當時求知慾高的我,除了在藝術中心上課,還到他在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及灣仔兆軒樂苑授課的粵曲班上課。與此同時,我還學習了粵曲拍和,由於唱科和樂理的水平提高了,我在音樂拍和方面的學習也進步了。
    另一個親近良師的機緣又來了,當老師知道我很喜歡拍和粵曲時,他親自開腔叫我到灣仔的曲社(榮軒樂苑),開局操曲時,學習拉奏中胡,我在拍和時遇到的疑問,我向他請教時,他都樂於解答。他這種樂於提携後輩的精神,令我銘感於心。
直到一九九二年尾,因為工作忙碌,我離開了劉師父的門下,從此,我再沒有跟隨別個老師學習粵曲了。我把在這十二裏,學習到的粵曲學問,應用到音樂拍和的工作上去了。
七、八十年代,粵劇式微,劉師父在推動普及粵曲方面的貢獻非常大。在沒有電腦打字的年代,他教授的曲本,請專人抄寫,美觀悅目,這些曲譜,很多粵曲愛好者都沿用至今。以前的曲本多是只有叮板,沒有工尺譜,為了方便學生學習,他又在曲辭中附上工尺譜,使曲譜廣泛流傳。普通人學習粵曲也容昜了。往後的粵曲社,如雨後春筍,紛紛開立。當時的音樂師傅,都尊稱他為「粵曲教一」,這個美譽,他當之無愧。
    老師已逝世十週年,一班舊同學在新光戲院舉辦悼念演唱會,在此,我也向老師說聲多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