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樂苑簡介

【金曲樂苑-粵曲天地Cantonese Opera網誌】乃由香港金曲樂苑會長陳淑英創建執筆。金曲樂苑是香港一註冊非牟利粵曲藝術社團,英文名稱定名為Golden Beam Chinese Music & Opera Society,乃根據《香港法例第151章第5A(1)條社團條例》於1998年1月2日註冊成立。由會長陳淑英老師主理,曲藝社的宗旨以推廣地方戲曲文化,研習粵曲藝術,凝聚粵劇曲藝愛好者,提供交流機會,發揚敬老扶弱、服務社群的仁愛精神,並以曲藝會知音,望能達致群策群樂為目的。 為達致本樂苑創會宗旨,自成立以來,本會多次舉辦大型粵曲欣賞會,以及社區會堂敬老粵曲演唱會,為區內長者,提供免費娛樂節目。並開辦粵曲研習課程,以推廣承傳粵曲藝術。 於2003年,以 自置物業,設立曲藝社,會址:交通方便、地方雅緻、樂器設備齊全、音響設備一流,設有現場樂師伴奏鑼鼓操曲局,為曲藝愛好者及學員們消閒操曲聚會的好地方。
另外,本會除了是以唱粵曲為目非牟利曲藝社外每年都定期舉辦其他康樂性活動,例如:老人院探訪、生日會、會慶聯歡聚餐、旅行活動等等發揮團隊精神,擴濶社交圈子,工餘及休閒生活,增進友情。
曲藝社會址:香港灣仔謝斐道254號杜智台B座5G室
(此網誌建立於2013年9月2日)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粵曲是否失敗

粵曲是否失敗   筆者:陳淑英

網上有人說,粵曲真失敗,只剩下些消閒一族,自唱自聽自娛,難覓知音,沒市場。的確,時代已經變了,潮流興講轉型,粵曲也在轉型。
以前粵曲是大眾活動,只有少數人學懂這門藝術,大部分人只能坐在觀眾席當觀眾。時代變了,粵曲轉型為小眾活動。五、六十年代以後出生的香港人,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是香港發展篷勃的中堅份子,他們有一定的知識水平與經濟能力,加上科技發達,不須只跟隨師父口傳學藝,可用其他途徑學習,很多人不甘只當觀眾聽眾,也想做參予者,所以,八、九十年代,曲藝社如雨後春筍,業餘演唱會興旺起來,至今不息。
當今世代,已不是某一文化遺產獨領風騷的年代,而是不同形式的文化藝術,各據山頭,各有支持者。以我自己為例,已有十年,沒有到戲院看電影、沒有追看電視劇集、沒有聽時代曲演唱會,難道你說,這類文化產業失敗嗎?
粵曲這古代文化遺產,是否會煙滅?是這幾十年來,不停討論的話題。我以前曾經以為自己是最後的一代年青人學粵曲的,誰知現在發展到小朋友也唱粵曲,有些曲藝水平,比成年人還要了得!
無疑,現在想以粵劇粵曲作職業維生,是困難重重的,所以粵曲已轉型成為一種健康活動,成為人們工餘消遣減壓的興趣活動,與社交舞、時代曲等興趣班,各領風騷,各有支持者。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一個世代,只出現幾個大老倌,你看有多少個李白級數的巨星?數來數去,都是任劍輝、白雪仙、林家聲...如想當職業大老倌,要看那人的命數,上天是否恩賜,還要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我期望新一代職業大老倌的出現,讓這古老文化遺產,承傳下去。如果巨星還未出現,就讓粵曲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民間社會繼續誦唱下去吧。

粵曲的盛唐已過,但它是不會消失的,只會像唐、宋、元、明、清、現代,以及將來,以不同形式出現於社會大眾。

沒有留言: